樂讀|就算是購物狂也要當花錢花得比較聰明的那種!

在一個炎熱的下午,躲進誠品吹冷氣的時候,

目光就被這本書吸引

書腰上顯目地寫著「買下這本書,會是你最理性的一次消費」

 

書的全名是-《金錢心理學:打破你對金錢的迷思 學會聰明花費》

花錢是我們每天睜開眼睛後就在做的事

搭公車、買早餐、買咖啡……

但為甚麼要花、要花多少、值不值得?

 

當你消費時,真的清楚你手裡那筆錢如果換作其它用途可以買下什麼嗎?

真的清楚一張薄薄的紅色一百元紙鈔價值多少嗎?

 

想想看:

有天,你走進茶湯會,買下一杯觀音拿鐵

你可能會意識到等等無法再去隔壁的珍煮丹買黑糖珍珠鮮奶了

但你可能難以思考所有這55元可以擁有的其它用途(畢竟選項真的太多了對嗎?偉哉資本主義世界!)

這55元也許可以讓你之後幾次吃麥當勞時升級大薯、下次逛完Costco時多買一份熱狗加飲料、或是支付未來上健身房的一小部分費用

然而你只想到這55元讓你無法買另外一杯飲料

像這種忽略機會成本的思考方式,會很容易導致導致花錢行為上的一些問題

 

你想的「划算」或許並不划算

 

你到星巴客消費時,傾向買哪種size的飲料?中杯、大杯、特大杯?

會選大杯的對嗎?

小杯感覺有些不划算、特大杯好像有點多怕喝不完,因此多數消費者會選擇介於中間的大杯

但其實這個「大杯」不見得是對你而言最剛好的尺寸

 

我自己也很愛買大杯飲料,畢竟才差一點錢,比例上來說划算許多,有時候甚至會想,笨蛋才買中杯

結果確實有一半以上的機會飲料喝不完,最後只能倒掉

又或者是勉強喝完了,但最後一口的風味跟第一口的感覺差了十萬八千里

 

本書作者提醒,在做類似決策時,使用「比較」的策略確實比較簡單

但是卻容易發生自以為撿到便宜的情況

因此下次在做類似決定時,試著想想哪個選項最適合自己,而不是哪個選項最「划算」

 

 你是不是也有虛擬的「心理帳戶」?

 

假設今天發票不小心中了1,000元

你會把這筆錢拿去:

A. 繳貸款

B. 吃大餐

C. 買一支肖想一段時間卻捨不得買的專櫃唇膏

 

 

 

相信這題選項A會是最少人選的

 

我們會在心理默默的把錢的來源作分類來進行消費

像中發票這種意外之財,拿來亂花似乎比較沒有罪惡感

而努力工作賺來的錢我們則傾向拿去付水電瓦斯、房租等必要開銷

 

然而作者想提醒讀者們

錢都是一樣的

不管來源為何,你的錢就是你的錢

用金錢來源去分配用途實在不夠理性不夠聰明

 

如果你覺得自己也容易亂花一些錢,特別是意外之財的話

也許可以試試看書中提到的方法

就是每個月規劃一筆「可以亂花」的預算

不管收入比預期多多少,這筆預算都是固定的

 

比如說當「可以亂花」戶頭的餘額被你花光時

你就不能再買手搖杯飲料來喝

不會再因為多中了200塊發票而多買了幾杯「心安理得」的飲料

 

 

書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、案例

以及實用的財務決策建議

如果你也覺得自己可能花錢花得還不夠聰明、怎麼存都存不到錢

看看這本書,找出自己的財務盲點吧!

 

幫大家找了購買連結

博客來連結:http://bit.ly/2HfahlC

誠品連結:http://bit.ly/2HhQzpa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Facebook: Shopmore tw

qr-code (fb)

Instagram: Shopmore tw

qr-code

 

  

arrow
arrow

    Shopmore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